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>新闻中心
 
新闻中心

迎接生态高效肥料时代

发布时间:2018-07-16

10月,对山东红日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来说是一个喜庆的月份:历时两年兴建的140万吨江西生产基地顺利投产,“艳阳天”高塔肥、水溶肥、腐植酸肥等新产品将投产。这预示着山东红日已走进生态高效肥料新时代。

山东红日有着“中国硫基复合肥之父”的美誉,为中国的肥料发展史写下浓重一笔。但多年工艺老化、产品老旧也使得山东红日陷入发展困境。2016年,自香港世纪阳光集团成功牵手山东红日伊始,世纪阳光果断施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,从量变触发质变,通过资金、管理、品牌与人才的强强联合,为驰名市场20多年的“艳阳天”品牌注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。

向多元化产品进军

“多年来,山东红日和‘艳阳天’品牌深入人心。但受制于产品结构不完备、物流不便等因素,公司在南方的销量和效益都大打折扣。随着江西生产基地高塔生产线、滚筒生产线顺利投产,新增产能60万吨,集团常规肥料和新型肥料的产量将同步增长,山东红日正向多元化产品进军。”吴亚东说,“随着山东红日牵手世纪阳光,集团旗下已拥有江苏、山东、江西三大生产基地和三大品牌‘艳阳天’‘乐呵呵’‘丰收’。它们既独立运营又相互支持,协调呼应,很好地实现了三地产能、人才、管理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,山东红日已步入了快速发展期。”

据悉,江西天瑞丰收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40万吨新型肥料项目,是江西发改委2016年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项目之一。该项目投建地点为长江入赣第一镇———瑞昌市码头镇工业园,主厂区占地面积615亩,计划总投资50亿元人民币。项目建成后,将拥有两条年产40万吨硝基高塔造粒专用复合肥生产线,两条30万吨专用复合肥生产线,4条40万吨喷浆造粒硫酸钾缓控释复合肥生产线,1条10万吨全水溶性新型复合肥生产线,1条10万吨缓控释复合肥生产线,1条10万吨掺混肥料生产线,配套建设30万吨硫酸和30万吨磷酸一铵生产线。而另一亮点是项目投资2亿元,配套一个公用码头,岸线达265米,建设两个5000吨级泊位,可停靠万吨级船舶。这将大大降低山东红日的物流成本,从而提升竞争优势。

吴亚东表示,江西生产基地的顺利投产意义重大。这不仅完成了南北生产基地布局,而且使行业地位进一步加强。“江西生产基地的投产很好地解决了公司当前面临的短板,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。物流更便捷,产品结构更健全;渠道盈利能力更强,客户黏合度更高;市场份额迅猛扩大,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;公司今后的定位、方向和目标更明朗;全公司和客户群凝聚力大大提升,信心倍增。”吴亚东说。

向精准化服务迈进

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,吴亚东认为化肥供需矛盾仍在加大,行业洗牌进入关键期。“环保监管高压态势常态化,国家去产能计划深入推进,土地政策改革稳步推进,行业巨头并购重组,市场集中度空前提高,各环节的市场压力层层传导至企业。化肥增值税的复征、电价气价运价优惠取消、煤炭天然气价格触底反弹、产能过剩、出口乏力等形势下,粗放、落后产能产品和不适应发展规律的产品结构面临淘汰。”吴亚东指出,“十三五”时期,中国化肥行业将加快转变方式,由大向强跨越。对能顺应转型升级大潮流的化肥企业来说,这是巨大的机遇。

山东红日将充分借力集团公司一中心三大基地的优势,使公司的常规复合肥产品和新型肥料产品两翼齐飞,同步增长,为“艳阳天”品牌注入新鲜血液。吴亚东表示,根据行业现状,结合公司实际,山东红日将努力做好以下工作:产品高效化、功能化;生态绿色环保;推进精准施肥工程;转变经营理念,推进专业化农化服务体系建设,进一步提升品牌附加值。

吴亚东认为,随着土地流转、规模化种植的进一步发展,推进精准施肥,调整施肥结构,改进施肥方式,增加有机替代等势在必行,企业必须顺势而为。“做精做准是企业的发展方向,过程会比较艰苦。当前,山东红日一直在发力做精做准,生命元、海藻肥、硫基高纯、精纯产品相继投放市场,市场反响热烈。这让我们下一步的产品研发方向更明晰,产品将继续瞄准高效环保、功能化和高利用率,继续引领行业发展。”吴亚东坚定地说。

向综合供应商转型

自1965年建厂,五十余年走来,山东红日有着其他企业少有的资源———一批自建厂之初一直追随的忠实经销商。但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,如何留得住这批忠实追随者是山东红日面临的“大考”。正如吴亚东所说,不论怎样创新和突破,对于五十余年发展积淀的好习惯和好传统,山东红日坚决不能丢。今后公司会继续深化实施品牌战略,充分依托品牌、红日文化和服务,引导客户从多营向主营,从主营向专营发展,继续以质取胜、以信求存,坚持多赢理念。以公司国家级农化服务中心、红日商学院为依托,扎实做好精准服务。坚持市场导向原则,倒逼技术研发中心与生产基地的研发创新。充分借力世纪阳光集团旗下一中心三大基地的优势,计划用1~2年时间,真正实现由单一复合肥制造商向化肥综合供应商的华丽转型。

“首先,公司从产品抓起,研发生产适应各个区域的功能性肥料,精准提效。针对老化的硫基肥生产工艺,世纪阳光入驻后,投入2000多万元改造了生产硬件。产品养分含量不变,肥料利用率提高了,投放市场后,获得了农民的积极反馈。其次,外部聚焦如何做大做强销售渠道。基于江西布局和产品品类增加,我们一定要做增量。如何在原有产品品类基础上,让渠道经销商做大做强,开辟新渠道,是今后的工作重点。”

吴亚东表示,要精准服务,就要有大量人力来落实。所以从今年开始,营销队伍一直在扩编。像现在东北地区人员翻了一番,南方地区翻了两番。“我相信,通过内外结合,做对产品,再加上精准服务,相信山东红日在2018年会迎来开门红。”吴亚东说。

随着国家产业调整,越来越多的种植大户和农场会涌现,规模种植和精准服务是今后的大方向。这就要求企业工作人员除了具备商务能力,还要有足够的农学知识。为此,当前山东红日不仅每月都会展开对企业工作人员的农技知识培训,并且还安排一部分薪酬来奖励考试合格者。这正是为了适应种植模式调整而带来的变化,让企业工作人员加快适应市场变化。“我们也在探索种植圈,和河北省张北县的土豆协会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,除了提供优质肥料,还要提供用肥指导和种植指导。在南方,我们也与很多种植专业合作社展开了合作,有意识地靠拢有服务能力的优秀经销商或者开辟新渠道。这样就能在销售肥料的同时开展服务。其实,销售肥料就是一个服务过程,要让终端消费者真正得到所需的服务。”吴亚东说,“去年,公司开通了网上庄稼医院,用户可以通过拍照片、视频等形式网上问诊,客服人员在后台看到后会及时给出建议。

虽然目前市场环境不是很好,但山东红日坚信市场环境越是不好,机会越多。相信有了良好口碑的传承,山东红日一定会再迎来一片艳阳天。

 

采访手记

日出东方又是一片艳阳天

山东红日牵手世纪阳光集团后连续操刀了三场变革:营销变革、生产变革和管理变革。营销变革使“服务市场、服务客户”的工作理念和“业绩至上、数据为王”的考核导向深入人心。生产变革不仅提升了质量、降低了成本和加快了新品研发,还建立了市场快速响应机制,“市场无小事,我们马上行动”已成为共识。管理变革进一步理顺了各项流程,精简组织,撤并增效,大大增强了公司综合保障能力。经过一年实践,这些改革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,为拓展市场做好了充足准备!

作为在山东红日已经干了20年的老员工,吴亚东对于山东红日这些年经历的转变可谓是历历在目。他相信,当前,山东红日的新时代已经来临,有信心将这份事业继续做好做强。